位置提示:音乐家档案

卡萨尔斯琴声中的巴赫

http://www.hebnews.cn 2010-10-14 11:10
订阅河北手机报,新闻天气早知道!详情 http://mobile.hebnews.cn

LK:卡萨尔斯的另一出色之处在于制造音乐中的对位效果,这意味着各声部之间形成默契的对话。这是每一位大提琴演奏家在演奏这些组曲时必需要注意的,而卡萨尔斯的演奏则呈现出完美的清晰与自然。在第一组曲的前奏曲中,你可以听到高音区的一组音与断断续续的低音区形成鲜明的对话,或者在第五组曲中卡萨尔斯对绵延的赋格段落的自如控制。再来看第五组曲的萨拉班德舞曲,看一样乐谱,会让人产生刻板僵硬的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卡萨尔斯提早奏出几个低音片断,使它们不再成为每一个声部的负担。显然这是一首考验低音演奏技巧的作品。非常微妙的处理,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

RC:我完全认同音乐以“字词句”(Andrew)组织并带来“各声部之间形成默契的对话”(Lindsay)的观点。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卡萨尔斯处理乐句的高潮效果和如何制造渐强和控制渐强的方法。在第二组曲的前奏曲中,音乐慢慢地朝一个巨大的高潮发展,随后渐渐消退于幻梦般的短暂瞬间(约在2分46秒处)。卡萨尔斯并不总是用这种方法来诠释巴赫的作品(可参考他对管弦乐组曲和《勃兰登堡协奏曲》充满活力的演绎)。大提琴某种程度上更具“个人特征”,在舞蹈世界的优雅美丽和巨大的痛苦之间来回游移。这也许是演奏家将琴颈靠近心脏位置的缘故。其音色变化层次丰富,丰满或狭窄,明暗有秩或苍白无色、满怀渴望或无比自信(手指按向指板的力度是另一显著特征)。我喜爱这些令人惊讶不已的吉格舞曲,发现自己经常会想起它们。第二组曲中,强有力的擦弦(虽然伴随着明显的轻快)牢牢地奠定了第五组曲的基调,卡萨尔斯持弓的方式、声音录制的方式,好像突然陷入了入神的祈祷。还有谁能够给予第四组曲的萨拉班德如此庄严的解读呢?这正是音乐触动心灵的绝佳例子,当然,音乐也由演奏者内心流淌而出。

责任编辑: 王崇刚
相关新闻: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