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提示:音乐家档案
坎泰利与NBC交响乐团
http://www.hebnews.cn 2010-07-19 11:37

1956年11月24日,盖多·坎泰利(Guido Cantelli)搭乘一架飞机从巴黎出发前往美国履行事先同纽约爱乐乐团签订好的合约。可飞机在奥利机场起飞不久后就在一团火光中坠毁了,机上乘客无一生还。这个原本有望成为20世纪下半叶最颐指气使的指挥就这样结束了短暂的音乐生涯。

生于1920年的坎泰利在罹难时年仅36岁,他刚刚接任了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席指挥一职,并很有可能成为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当然,后来这个职位交到了列奥纳多·伯恩斯坦手中。

虽然几乎跟神童扯不上什么关系,坎泰利还是在14岁那年就初登舞台了,不是指挥家而是以钢琴家的身份。9年后他成为了诺瓦腊当地Teatro Coccia的艺术指导兼指挥。应征入伍中断了坎泰利的指挥生涯。他拒绝为纳粹而战,因而被关进了德国劳动营。如果不是他逃脱并设法隐秘的活了下来直到二战结束,这段集中营的经历肯定会毁了他的。就算是这样,他还是落下了胃溃疡的毛病,这病在他剩下的生命中不断困扰着他。坎泰利战后在意大利继续他的音乐生涯。幸运的是,正巧那时阿图罗·托斯卡尼尼正在为他的NBC交响乐团寻觅一个指挥作助手。Testament公司曾经出过一张坎泰利和NBC的录音室录音(Testament SBT 2194),Harris Goldsmith在那张唱片的内页文字说明中描述了这件事情的全过程。当时托斯卡尼尼找来斯卡拉歌剧院的经理人Antonio Ghiringhelli博士,告诉他他要找的指挥家的类型。1948年5月,Ghiringhelli邀请大师旁听坎泰利指挥斯卡拉管弦乐团的排练。曲目有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布索尼的《élégiaque摇篮曲》、欣德米特的《画家马蒂斯》以及和内森·米尔斯坦合作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听完这个年轻指挥家的排练后,托斯卡尼尼变得异常兴奋,引用他的原话就是,“这就是我要找的风格”。在此之后不久,大师邀请坎泰利去美国指挥NBC交响乐团1948-49音乐季的四场音乐会。1949年1月15日坎泰利完成了他在美国的首演。

那些音乐会被公认为是典范。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资深评论家Francis Perkins这样评价,“坎泰利先生的……技术……显然非常纯熟;他的手势清晰而又具有象征意味,每一个音符都有明确的含义,乐队在他的手中发挥的淋漓尽致,这种自信是建立在对乐谱彻底消化的基础上的”。特别令人感动的是托斯卡尼尼对这位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指挥家所取得的成功的赞赏。4场音乐会持续了两个月,在这之后,大师写了封信给坎泰利的妻子:

亲爱的艾里斯:

请允许我首先对你表示最诚挚的友谊。一想到我亲爱的盖多就要回到他的祖国并与你团聚我就感到由衷的高兴,他将带着每个人对他的景仰和赞美回到你身边。我要告诉你的是在我漫长的艺术生涯中,这是我第一次遇到一个真正有天赋的年轻人,这种天赋难以用言语表达,但是它真的能让一个艺术家的水准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我旁听了盖多所有的排练,越听兴趣越大。尤其是第一次在斯卡拉歌剧院的排练给我的印象真的是绕梁三匝,久久不绝于耳。现在我只希望上帝能够保佑他维持自身的特点:出色、简单,在艺术上朴实无华。好好珍爱他吧亲爱的艾里斯,我知道你们彼此深爱着对方,这对你们的生活特别是他的艺术生涯都是有极大帮助的。

Harvey Sachs编纂了一本为人称道的《托斯卡尼尼书信集》(2002年纽约Alfred A. Knopf出版社),他指出这封信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接下去的一个音乐季(1949-1950)坎泰利回到了NBC指挥了8场音乐会(其中的后4场收录在本套唱片中),这几场音乐会带出了一批固定的听众。在以后的几年中坎泰利都保证每个音乐季的8场音乐会(所有的这些都将陆续加入Testament公司的“坎泰利/NBC交响乐团”系列出版发行)。

经常同托斯卡尼尼合作的男高音Jan Peerce在1981年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旦被大师看中,这个人很快就能走红”。托斯卡尼尼对坎泰利的认可无疑为他的职业生涯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但是师父领进门,修行还是在个人。坎泰利身体力行,甚是努力,以至于在某些方面他已经可与托斯卡尼尼比肩了。事实上我们可以把坎泰利看成是托斯卡尼尼近似的翻版,当然这只是形似。

这种感觉也许来自于NBC公司第8录音室的声学特性,最近17年中的13个音乐季乐队的广播录音都是在这里进行的。尤其是该大厅的音响效果发干,几乎每一个客座指挥在这里都会或多或少的呈现出些许托斯卡尼尼的味道。对于坎泰利来说,这种倾向更加明显。他的诠释方式鄙弃怪癖,结构上讲求乐队通透和洪亮,并且关注连贯和匀称的平衡(这点跟托斯卡尼尼很像)。

坎泰利的指挥也有很多不同于托斯卡尼尼的自身特色。首先从本质上来说他的指挥摆脱了托斯卡尼尼的影响,你只要比较一下这套唱片第一张中他对海顿“惊愕”交响曲的诠释和托斯卡尼尼的区别就可以了。第一和第三乐章在坎泰利的棒下保留了所有的音乐冲突,轻灵盈动,完全不同于托斯卡尼尼手中表现出来的轻率急促的横冲直撞。托斯卡尼尼首先注重的是音乐的戏剧效果;而坎泰利则更加强调抒情性。不过这只是个大概,自然还有例外之处。

坎泰利和托斯卡尼尼之间的根本差异或许就源于他们的年龄差距,说实话那是一种很深的代沟。比托斯卡尼尼整整小了53岁的坎泰利只是个20世纪的孩子,他的保留曲目中有很多是托斯卡尼尼从未演奏过的。从这套唱片中就可以看出来,作品包含了上至蒙特威尔弟、维瓦尔弟下抵欣德米特、斯特拉文斯基,时间跨度长达整整4个世纪。他们之间的这种差异在其他的唱片中表现的更为明显。

有一张著名的照片可以生动的反映托斯卡尼尼对曲目选择的偏向。照片上阿图·罗津斯基给托斯卡尼尼看巴托克《为弦乐、打击乐器和风琴所作的乐曲》的曲谱,大师耸耸肩表现出一幅漠不关心的样子;而坎泰利却是这部作品阐释者中的先驱。从这套唱片中就可以看出,坎泰利关注的一些作曲家比如像William Schuman、Dallapiccola等都是托斯卡尼尼从未涉及的。

甚至在对标准曲目范围的理解上两位指挥的口味也不尽相同。柴科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很是令托斯卡尼尼厌恶;而坎泰利却是演绎该曲目的高手,这个系列中的第一套唱片收录了这首交响曲。另举一例,托斯卡尼尼是他那个时代海顿作品诠释者中的典范,保留曲目中有8首他的交响曲,但是他从来没演奏过《第93交响曲》;而对于这首曲子坎泰利不仅同NBC交响乐团留下过录音室录音,还在另外三次音乐会中合作过。在坎泰利与NBC交响乐团合作的最初两个音乐季中,他已经和乐队录过这首交响曲了,可为什么在那以后不久他又一次演奏这首曲子呢(就是收录在这套唱片中的)?我猜测可能是指挥家对第一次的录音不甚满意。虽然这两次演绎几乎没有区别,但在某些细节方面这个广播录音更为出色:比如欢闹的巴松管在第二乐章突然爆发,就比录音室的版本更具喜剧因素。

1950年12月11日的这场音乐会出了一个奇特的差错,很是让人郁闷。广告时段不断的穿插播出把这场一个小时的音乐会弄得支离破碎,而且还迫使坎泰利不得不砍掉海顿交响曲第一乐章呈示部的反复,想听这一段的乐迷只有去寻找他在录音室的录音了(Testament SBT 2194)。可就是这样还是超时了,不仅如此还闹了更大的笑话。海顿的交响曲是音乐会的压轴曲目,就在末乐章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播音员突然冒出一个稍带癫狂的声音:“这是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由于是实况广播,于是便打断了正常的录音。眼前这个版本是将剪掉的这一段用坎泰利在第八录音室的那个录音代替的。那个声学效果实在是太干了,根本不能和音乐会现场纽约曼哈顿中心的效果同日而语。不过这种对比倒反而大大增强了声名狼藉的NBC录音室音效的戏剧性。

这套唱片中其他曲目的一些特别之处也是值得点评一二的。坎泰利手中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那著名的“命运敲门声”将不安一扫而尽,取而代之的是令人精神振作的耳目一新。进行曲速度的第二乐章慢的像爬行,颇有几分布鲁诺·瓦尔特、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这些贝多芬演绎权威的腔调。坎泰利对莫扎特的诠释是非凡的,它反映出指挥家个人的风格和意识,特别是放到当时那些录音版本中来看。在“音乐玩笑”中,坎泰利将这部构思精妙、乖僻疯癫的作品中所有小丑似的幽默都理解成是不会作曲的结果。

对于今天的乐迷来说坎泰利对巴洛克时期音乐家特别是维瓦尔弟的解读可能会显得有点过时,至少跟用最现代的理念和本真乐器演奏出来的所谓标准比较起来是这样的。不过要注意一点,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在坎泰利时代并不时兴,但他仍然坚持用适当的力度演奏并使用大键琴奏出低音和弦。现在的指挥家别说是演奏了,有多少关注过蒙特威尔弟?即便演奏过,曲谱也多半是采用Ghedini编辑的当代版本。有一种感觉,坎泰利不应该这么早就过世,他本该留下更多名垂青史的演绎,好让后进的指挥家将它当成本真运动的结果获得应有的承认。

第一张唱片中斯特拉文斯基的交响诗“Chant du rossignol”作于1917年,取自于作曲家同名歌剧的第二幕和第三幕。几部Dallapiccola和William Schuman的作品也是来自于他们各自的歌剧。这些都是1940年代中期的作品,这说明坎泰利对在时间和风格上都属于同时代的作品也同样具备探索精神。

如果这套“盖多·坎泰利/NBC交响乐团”系列唱片是仅存的一套指挥家的作品集,它肯定能为你勾勒出他的艺术和天赋:异于常人覆盖面超广的保留曲目,不仅包括各种不同欣赏口味推崇的“标准曲目”如海顿和柴科夫斯基,而且还有那些年代久远的作品。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坎泰利对同时代作曲家作品的思考非常深入,他是个真正的艺术家,他运用自身的艺术鉴赏力不仅仅是以理解作品为最终目的的,而往往将它看成是通向美学的必由之路。当然在那次可怕的坠机事件前坎泰利还有过许多音乐会、录音室录音和同其他乐队合作的经历,但是这些早期的广播录音仍然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一个20世纪的指挥家,不管他有多么成功,都没有像坎泰利那样在30岁左右就将自己的天赋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

Mortimer H. Frank/陈雍业

责任编辑: 王崇刚
相关新闻: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