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提示:爱乐美文
我心中的德沃夏克
2010-07-14 17:26  来源: 选择字号:   

辛丰年

那里敢自许为德沃夏克( Antonin Dvorak 1841 - 1904) 的知音,但我同他的作品颇有缘。自从读了“开蒙”便迷上了《新世界交响曲》。半个世纪以来,他的器乐作品中的精华部分见识了不少,成千上百的读,未尝厌倦,倒是越发感情深了。据说在西方,由于“新世界”等作得“过渡演奏”,反而掩盖了其他佳作(甚至是更值得欣赏的作品)。那么我真可算是即有幸也有缘。所以借此纪念他150年生长之机,絮谈一番自己心中的德沃夏克。

爱乐而不读《新世界》,这样的人恐怕不多。但是这个话题不便展开。几十年神游其中,可谈的怕有千言万语。然而又忍不住不说几点最难受的感受。

一听开头的那段柔板,使我有如置身于茫茫荒原。浩茫而深沉的景与情。似乎从时空上遥感到了最初踏上新大陆的移民心情。不过,后来看了德莱塞德《嘉丽妹妹》,其中写道女主人公只身来到大城的遭遇。不知怎的,听这一段引子时又仿佛莫测德人海,竟可互喻互证了!那么,当德沃夏克远渡重洋来到异土的彼时也是感慨万千吧?

“新世界”中醉人的警句举不胜举。还有那些隐身在内声部和低音中的支声复调,赛如满天星斗,哪里数的清!有人说,谁要是将其中曲调都听清楚,算得上一个用心的听众了。奉劝人们备一本袖珍总谱,先预读,再细听,听后在再发掘那些未听明白在细节。这样去细嚼细咽,才能获得更大享受。不然,又怎对得起大师的呕心沥血?

第一乐章里有个重要的主题,不但曲调美,神似一支黑人民谣《马车从天而降》,而且陪器手法绝。它在长笛低音区中吹出,怯生生地,且有苍白感。简直就是一幅受欺凌无处可诉的黑女奴声口!

《广板》乐章中转入升C小调那一段,长笛、双簧管举哀号恸。小提琴与黑管吞声饮泣。中提琴和大提琴上的弱奏振音,则是参加葬礼者的一片唏嘘之声,为死者也为自己的不幸。同时我们也感到,作曲家如果不动情,又哪能谱出这感人至深的乐章?与其说是文生情,其实还是情生文!

当年读到黄自论勃拉姆斯的文字,从此注意倾听交响音乐中的“交响性”。“新世界”中的“交响性”实在太精彩了!真是激动人心的“交响性”,并不是只靠人工制造出来的浩大声势,而是前思后想千愁万虑一齐涌上心来的激情喷发。这在“新世界”末章展开部中(特别是从227小节起转E大调处)尤为动听骇“耳”。每听到次,沉浮于波澜迭起的乐流高潮中,言语道断,只有叹为“听”止了!

熟悉了“新世界”之后,初听他的《G大调第八交响曲》,好像又来到另一个世界。前者传达的是他同新大陆人民的感情交流,后一首则让我感受道他对本民族土地、人民的热爱。他让我卧游波希米亚,呼吸到那儿森林原野的芬芳。

然后,《D大调第六交响曲》又使我目眩了!这人哪来如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乐想?(须知他虽以民族音乐为土壤,却向来不直接采·民间曲调。)而他这部壮年之作,一股青春朝气简直像要泛滥。从第一乐章的开头到第四乐章的结束,酣·淋漓,乐流一泻到底,气势始终不衰,听了使人暮气为之一扫!

尤其醉人的又是一篇慢乐章,一篇可以同“新世界”的《广板》争奇兢秀的《柔板》。在那仅仅三个音的母题上,他推衍出一篇情文并茂的“乐赋”来。乐想的展开如山溪流淌般生动自然,跌宕生姿,一步步发展为汪洋姿肆的音乐洪流,听的人已不觉醉倒!

在捷克唱片源源而来的60年代,又听到了它九部交响曲中的“第一”至“第三”。可惜,英国乐评家拖维品评为最深刻的《B小调第七交响曲》,没买到唱片,只在收音机里听过几次。

看看拖维在《交响音乐分析》中对德沃夏克作品的评介是颇有味道的。虽然据说他的书已不像过去那么受欢迎,我倒宁愿听他热忱坦率也风趣的激赏与评击,不想去看那冷冰冰的解剖。这位曾遭哲学家维特根斯坦骂作秃驴的托维是对“乐谱”有功的人。

我非但有一开始读乐便接触“新世界”的新运者,也很早便听到了他的室内乐作品:《F大调弦乐四重奏》。而室内乐作品更是一位乐人内心世界的窗户呵!

这首外号“黑人”的作品是“新世界”的孪生兄弟,他们都是他在美国当音乐学院院长时的产儿。因此,黑人、印第安人的异域心声,便同波希米亚人的母语交融在一起了。可怪的时有不少爱乐也爱德沃夏克的人竟不曾注意它,甚至不知道人间还有如此美妙而又容易亲近的音乐——在艰深的室内乐领域,这种深入浅出尤其难啊!

我至今珍藏着一张“黑人”的密纹唱片、一本原版总普,是在视“大洋古”为毒草的60年代,托友人分别从贝多芬与德沃夏克的故乡买来的。它们记录下我对“黑人”执著的追求。早在40年代,偶然从收音机里碰见过一次,便不能忘了!

人们说,他为小提琴写了些不是最好的音乐,而为大提琴贡献了他最好的音乐。

诚然!即便是老奥斯特拉赫演奏他的小提琴协奏去,也未能深深的打动我。我至今常常怀念卡萨尔斯独奏、托斯卡尼指挥NBC交响乐队协奏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后来随听了好几位名手演奏的新唱片,我总怕丢失了对这两位反法西斯大师的阐释的记忆。

德沃夏克这部杰作可以说既是协奏曲又是“交响乐”。尤其是那个《柔板》乐章,独奏大提琴慷慨悲歌,管弦乐烘云托月,它们对谈,合唱,互为宾主,打成一片,织就一卷变幻流动的锦绣。其实是他身在大洋彼岸。心怀故国相亲的万缕愁丝织成的!

不难听出,沉醉于乡愁的作者,很有点不大想结束的情绪,其实他在别的作品里也有这种一唱三叹不能自己的流露。这正是深情的流露,最能动人心弦的了。

这也使我猛然憬悟,篇幅不容易自己再流连,必须写尾声了!

但我作后要谈的两部作品并非最不重要的。相反,假如说听其乐如见其人、其心。他们正是这样的作品。

《E大调弦乐小夜曲》抒发的是一种无比真挚的幸福感。听它就像倾听你的好友细说他的幸福家庭。浓情蜜意,却又何其纯朴率直!

《大自然,生活与爱情》是他50岁那年写的一套三部曲。他显然是要在“方吾生之半途”(但丁《神曲》)的时候,告白自己对宇宙与人生的反思。作品的标题曾有几次变动。《大自然》曾题为“独处”或“夏夜”。第二部定题为《狂欢节》。第三部则标上了《奥赛罗》。这些对于读曲者是重要的“导游路线”。

《狂欢节》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部。据说它也像“新世界”那样被“过渡”演奏了。我也是首先接触《狂欢节》然后才听到另外两部序曲的。

《大自然》并不是景外人观赏的一幅风景画,而是一个在夏夜的沉静中为自然美所醉的人的礼赞。这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谓的“有我之境”吧?但人与景融合无间了。

《狂欢节》中之我不是倚在阳台上看热闹的人,而是投身于人潮,一任自己被人群推拥着奏,开怀共享着生命的狂欢。这和柏辽兹的那首《罗马狂欢节》是两种味道。

《奥赛罗》手稿上注了莎剧中的文字。那音乐的展开也有明显的情节性。但我不关他的具体情节,只觉得充满激情的音乐有一种崇高的悲剧性,一个沉重的文学题材被他表达的很概括,令人肃然寻思人的命运了。

德沃夏克的音乐纵然也有说不上什么深刻的,(例如有些钢琴曲),但却总是一往情真。我觉得只有饱含真挚之情的音乐才能常青不败,才能如此持久的耐得起千万人工赏而不倦。(记住,《幽默曲》、“新世界”是百年之前问世的!还不妨作个比较:毛姆说过,柯勒律己认为《堂·吉诃德》值得从头到尾读,但读过一遍后便不再值得全读了。毛姆本人也不过通读五遍而已。)

上世纪,民族乐风大盛之时,颇有一些人制作廉价的“民族风味”。肖伯纳在其乐评中对此很挖苦了一顿。德沃夏克的音乐,民族风味真可谓道地了,然而他又是“我手写我口”,完全是用他自己的语言说话。

如果让我为同好们举办他的作品音乐会,我会拍出一份很长的节目单。不但要包括上面提到的杰作,还将推荐:《降E大调弦乐五重奏》。此曲之美,可与“黑人”相提并论。还有那一组精美的“传奇”,民族香味极浓《捷克组曲》,朴质无华而耐赏的《小提琴小奏鸣曲》,悲壮的史诗《胡斯序曲》,等等,至于两套“斯拉夫”是不消说的了。

还是托维的话有意思!他赞德沃夏克最优秀德音乐有如“璞玉浑金”之美。

深愿多情爱乐的人们都来听他的音乐,同这种既有璞玉浑金之质,也经过精工磨琢,却又毫不失其自然之美的音乐结缘!

 

摘自《音乐爱好者》

责任编辑: 王崇刚
相关新闻: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